|
一、判斷題 1.風窗玻璃和后窗玻璃都是用黏合劑固定的。( × ) 2.風窗玻璃周圍的內部嵌條稱為窗框嵌條,其外部嵌條稱為裝飾嵌條。(× ) 3.風窗玻璃和后窗玻璃的更換步驟幾乎相同。(√ ) 4.玻璃黏合劑安裝法就是使用黏合劑來固定玻璃的方式。(√ ) 5.玻璃使用黏合劑固定時,原先的黏合劑要全部清除,不能繼續使用。(× ) 6.固定玻璃采用的橡膠墊安裝法現在在大部分汽車上運用。(× ) 7.拆卸風窗玻璃時,固定玻璃的黏合劑可以用一根鋼絲來切除。( √ ) 8.玻璃安裝完畢后要進行泄漏測試。(√ ) 9.如果繼續使用拆除的玻璃,其上面的黏合劑要完全清除。(√ ) 10.前、后角窗的拆卸與更換程序,同風窗玻璃的拆卸與更換程序類似。(√ ) 11.客車的側窗多采用推拉玻璃,其裝配形式可分為內框式和無內框式兩種。(√ ) 12.包框車門和硬頂車門是常用轎車車門的兩種基本類型。(√ ) 13.車門與車身的間隙不均勻,說明車門板件的結構有損壞。(× ) 14.車門經常會出現下墜的問題,這是由于鉸銷嚴重磨損而造成。(√ ) 15.玻璃都是用黏合劑固定到玻璃升降器上的。(× ) 16.清除車門內的破碎玻璃時,可使用壓縮空氣吹除。(√ ) 17.焊在立柱上的門鉸鏈與螺栓固定的門鉸鏈的維修方法相同。(× ) 18.關閉車門時,如果車門會被迫升高或降低,則表明門鉸鏈需要調整。(× ) 19.車門玻璃上的黏合劑要全部清除,如果玻璃夾框上的黏合劑完好,可以繼續使用。(× ) 20.客車車門有旋轉門、折疊門、推拉門和上掀式等形式。(√) 二、單項選擇題 1.安裝玻璃時可以使用橡膠墊固定,此時應按照( A )的順序固定橡膠墊。 A.先從玻璃的頂部開始,然后是側面,最后是下部 B.先從玻璃的側面開始,然后是下部,最后是頂部 C.先從玻璃的下部開始,然后是側面,最后是頂部 2.用低壓水流檢查風窗玻璃是否漏水,用( A )的檢驗順序來找出泄漏位置。 A.從底部開始,慢慢向上,最后是頂部 B.從頂部開始,慢慢向下,最后是底部 C.從中部開始,然后是頂部,最后是下部 3.黏合劑的筒嘴要切割成( B ),才能涂抹合適寬度的密封膠。 A.30 o o B.45 o o C.60 o o 4.玻璃用密封膠固定后,黏合劑需要固化( B )h。 A.3~4 B.6~8 C.8~10 5.不完全切除黏合劑時,在窗框的裙邊上要留出( C )mm厚度的舊密封膠。 A.1 B.2 C.3 6.關于玻璃升降器,( C )的說法是錯誤的。 A.玻璃升降器可以是手動的,也可以是電動的 B.玻璃升降器可以使用一個或兩個升降臂 C.手動的和電動的玻璃升降器的升降原理不一樣 7.拆卸車門裝飾板時,( C )的做法是正確的。 A.用螺絲刀撬開塑料卡夾 B.用叉狀工具在兩個卡夾之間撬動 C.用叉狀工具在卡夾頭部撬動 8.鉆除焊接式車門鉸鏈的焊點時,要用( C )mm直徑的鉆頭。 A.8 B.10 C.12 9.車門鉸鏈在重新焊接到立柱上時,要采用( C )。 A.電阻電焊 B.氣體保護焊的塞焊 C.氣體保護焊的連續焊 10.四門轎車的車門需要調整時,要按照( A )的順序進行。 A.先調整后門,再調整前門以適合后門,最后調整前翼子板適合前門 B.先調整前門,再調整后門以適合前門,最后將前翼子板調整適合前門 C.先前翼子板調整到適合前門,再調整前門以適合后門,最后調整后門 11.關于更換車身儀表板,( C )的做法是錯誤的。 A.要按照正確的順序拆下儀表板部件 B.首先斷開電源 C.以拆卸的相同順序安裝儀表組部件 12.在乘坐室前排座椅前的地毯上經常有水,可能是( B )造成的。 A.上部排水系統的排水管堵塞 B.空調蒸發器排水管堵塞 C.風窗玻璃漏水 13.風窗玻璃有幾個泄漏點時,要把( B )。 A.幾個泄漏點位置密封 B.泄漏點一段位置密封 C.所有玻璃周邊全部密封 14.安裝車門或行李艙上的密封條,要裁剪得比需要長度多出( C )mm。 A.5 B.20 C.12 15.主動安全帶和被動安全帶各使用( B )個安全帶卷收器。 A.1和2 B.2和1 C.1和1 16.使用安全帶限力卷收器可( B )。 A.防止安全帶斷裂 B.防止傷害乘員 C.防止乘員碰撞到儀表板 17.對行駛速度為( A )km/h的車輛實施緊急制動,可驗證安全帶是否起作用。 A.10~25 B.20~35 C.30~45 18.安全氣囊的碰撞傳感器一般安裝在汽車( B )。 A.中部 B.前部 C.后部 19.碰撞傳感器是通過( B )來感知碰撞的。 A.變形 B.慣性力 C.位移 20.車身側氣囊傳感器是通過( A )來感知碰撞的。 A.變形 B.慣性力 C.位移 21.維修安全氣囊時,斷開蓄電池的目的是( C )。 A.防止損壞氣囊 B.防止短路 C.防止氣囊爆開 22.在車身的( B )有安全氣囊傳感器。 A.前部和后部 B.前部和中部 C.中部和后部 23.對于座椅的固定螺栓,( C )的做法是正確的。 A.必須要完全擰緊 B.可以擰得松一些 C.用扭力扳手按規范擰緊 24.修復車窗的升降機構時,升降機構的( A )是升降是否靈活的關鍵。 A.定位 B.強度 C.剛度 三、多項選擇題 1.在更換風窗玻璃時要先拆除( AB )。 A.內部或外部的嵌條 B.車身立柱外板 C.內裝飾板 D.儀表板 2.拆卸或安裝玻璃時要( BCD )。 A.戴防塵口罩 B.戴手套 C.戴護目鏡 D.穿工作服 3.拆除玻璃黏合劑時,可以使用( BC )。 A.尼龍繩 B.鋼絲繩 C.加熱刀 D.螺絲刀 4.客車的門窗玻璃有( ABC )等形式。 A.固定玻璃 B.升降玻璃 C.推拉玻璃 D.活動玻璃 5.車門升降玻璃安裝在夾框上,夾框是用( ACD ) 固定在升降導軌上的。 A.黏結 B.焊接 C.鉚釘 D.螺栓 6.客車推拉門調整,可通過調整( ACD )來完成。 A.滾柱 B.鉸鏈 C.定位器 D.門閂 7.發現安全帶( ACD )時要更換,不能再繼續使用。 A.有毛邊 B.褪色 C.裂紋 D.卡在卷收起中 8.汽車的安全氣囊系統有( ABC )。 A.碰撞傳感器 B.警戒傳感器 C.安全傳感器 D.變形傳感器
第十三章 車身防腐蝕技術 一、判斷題 1.車身鋼板嚴重銹蝕會影響車身的美觀,但不會造成車身強度的削弱。(× ) 2.腐蝕會影響車輛的行駛性能及使用壽命,但不會影響乘員的安全。(× ) 3.車身鋼板腐蝕發生的原因是破壞了防腐層,并接觸了水造成的。(× ) 4.車身修復中常用的防腐方法是涂油漆。(× ) 5.車身修復人員要恢復車身上所有碰撞受影響區域的防腐蝕性能。(√ ) 6.在車身修復過程中不會造成防腐涂層的損壞。(× ) 7.相對濕度高、溫度高的條件下會加快車身鋼板腐蝕的速度。(√ ) 8.酸雨會破壞車身鋼板的油漆層,不會使鋼板腐蝕。(× ) 9.車身修復中的防腐蝕操作主要是修復已經銹蝕損壞的板件。(√ ) 10.鍍鋅層防腐蝕的原因主要是,在鋅層上形成一層氧化膜來阻止氧氣的腐蝕。(× ) 11.油漆和防腐化合物防腐蝕的原理是通過涂層來阻斷氧氣的腐蝕。(× ) 12.事故車修復的目的是要恢復汽車狀態,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防腐蝕工作。(√ ) 13.防腐蝕材料必須要有良好的黏合性,還必須不能溶于其他溶劑。(× ) 14.車身板件防腐蝕主要是靠油漆層來達到防腐蝕的目的。(× ) 15.防腐蝕工作成敗的關鍵是對板件表面預處理的好壞。(√ ) 16.對車身門檻板等內表面進行防腐蝕處理時,要從距離噴嘴入口最近的地方向最遠處噴射防腐劑。(× ) 17.對車身板件上的裸露接頭進行防腐蝕處理時,最好的防腐材料是硅樹脂密封劑。(× ) 18.對車身上裸露的內表面防腐蝕處理使用最多的是兩組分環氧樹脂底層涂料。(√ ) 19.車身上裸露的外表面受到飛石沖擊的機會比內表面大,要在防腐蝕處理時使用刻蝕和轉化涂料。(√ ) 20.車身上的裸露接頭一般使用接縫密封劑進行防腐蝕處理。(√ ) 21.對車身板件焊接處進行防腐蝕處理時,最好使用鋼絲刷進行打磨,可有效地去除雜物,露出新金屬,有利于防腐蝕材料的黏附。(× ) 22.對車身上封閉的內表面進行防腐蝕處理時,一定要采用金屬洗滌劑和轉化涂料進行預處理,增加防腐材料黏附的強度。(× ) 23.防腐蝕化合物一般用在車身上具有箱形截面結構的內部表面。(√ ) 24.轉化涂料在與鋼板接觸時能形成鋅磷酸鹽涂層,防止銹蝕從油漆下面擴展。( √ ) 二、單項選擇題 1.車身修復操作中破壞鋼板防腐性能的原因是( C )。 A.形成電化學腐蝕 B.內部的應力沒有消除 C.破壞了防腐涂層 2.防銹劑可以用在車身( A )上。 A.前縱梁 B.擋泥板 C.頂蓋板 3.車身密封劑或密封膠可以用在車身( C )上。 A.中立柱 B.門檻板 C.地板 4.車身上封閉的內表面可以使用( C )防腐材料。 A.薄體密封劑 B.重體密封劑 C.導電底漆 5.車身防腐蝕用的薄體密封劑適用于寬度為( B )mm以下接縫的密封。 A.5 B.3 C.4 6.車身防腐蝕用的重體密封劑適用于寬度為( A )mm接縫的密封。 A.3~6 B.4~7 C.5~8 7.車身板件接頭或孔等較大縫隙的密封防腐采用( B )。 A.重體密封劑 B.固體接縫密封劑 C.可刷涂的接縫密封劑 8.在車身電阻點焊焊接時,采用的是( C )防腐蝕材料。 A.自刻蝕兩組分環氧樹脂底層涂料 B.薄體密封劑 C.導電底漆 9.在對車身上封閉的門檻板內表面進行防腐處理時,從一端打孔插入噴嘴,要先從( B )開始噴防腐材料。 A.離孔最近的地方 B.離孔最遠的地方 C.孔與最遠距離的一半位置 10.瀝青底涂層的優點是能消音和預防飛石的沖擊,目前在車身上( C )使用這種防腐蝕材料。 A.鋼板 B.鋁板 C.玻璃纖維塑料板 11.車身上封閉的內表面不使用漆基底層涂料,原因是( A )。 A.黏合性不夠 B.撓性不夠 C.容易老化脫落 12.導電底漆可以用在車身( C )鋼板上。 A.表面帶油漆的 B.表面鍍鋅的 C.裸金屬表面的 13.車身板件表面有舊漆層、舊防腐材料等需要清理,最好使用( C )清除。 A.鋼絲刷打磨 B.砂輪打磨 C.噴砂處理 14.在車身板件上涂刷了防腐密封劑后,要到( C )才能進行涂裝工作。 A.5h后 B.12h后 C.密封劑充分干燥后 15.對車身外露內表面噴涂蠟基或石油基底涂化合物,一般要噴涂( B )層。 A.1 B.2 C.3 16.關于車身防腐蝕,( B )的說法是錯誤的。 A.裸露的內表面不能采用自刻蝕底層涂料 B.裸露的內表面防腐蝕使用最多的是兩組分環氧樹脂底層涂料 C.裸露的內表面要用吸振性能較好的涂料對這些部位進行底涂處理 17.對車身上裸露的外表面進行防腐處理時,( C )是錯誤的。 A.使用刻蝕和轉化涂料 B.在噴涂前除去任何雜物和消聲材料 C.排氣管、消聲器等部件腐蝕嚴重,也要涂刷涂底層化合物 18.酸雨腐蝕后,油漆面( A )是錯誤的。 A.清水清洗后再拋光 B.首先進行中和處理 C.修復后最好再噴一層清漆 三、多項選擇題 1.車身上鋼板發生腐蝕的原因是( ABCD )。 A.修理過程破壞 B.油漆膜失效 C.碰撞損壞 D.電化學反應 2.在修理中,對車身防腐處理主要是(BD )。 A.噴涂油漆 B.修理已經銹蝕損壞的板件 C.涂刷底漆 D.預防板件銹蝕的再次發生 3.防腐蝕操作的關鍵是對金屬表面進行( BC )預處理。 A.打磨 B.清洗 C.采用轉化涂層 D.加熱 4.金屬洗滌劑和轉化涂層不適用于內表面防腐蝕,原因是( AC )。 A.這些表面并不像外表面那樣會受到直接的損壞 B.使防腐劑黏附能力下降 C.一般難以沖洗干凈 D.防腐蝕操作不方便 5.車身上需要進行防腐蝕處理的部位有 ( ABCD )。 A.裸露的內表面 B.裸露的接頭 C.裸露的外表面 D.封閉的內表面 6.車身上裸露接頭使用的密封劑應具有( AB )。 A.可油漆性 B.一定的撓性 C.好的流動性 D.耐高溫 |